7月14日,安顺市镇宁自治县六马镇弄袍村的上空格外忙。一筐筐新鲜采摘的蜂糖李乘坐无人机,从果园“打飞的”直达山下的集散点。
为让消费者品尝这一口“鲜”,根据设定好的路线,无人机自动运行,平均每分钟能运约100斤,相当于每小时约6000斤,相比过去效率提升约50倍。
“依靠三轮车和人背马驮的陆路运输,不仅耗时长,果实损耗率高,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。”镇宁自治县蜂糖李发展中心主任肖华海说,核心产区多分布在地形崎岖的山区,“低空鲜果运输”场景应用解决了“最初一公里”的难题。
果农学习用无人机吊运蜂糖李。
送蜂糖李下山“走捷径”,为农产品寄递加速。无人机运输系统在恒丰源致富蜂糖李基地率先落地。效果好不好,用户最有发言权。
“无人机运输不仅有速度优势,而且直线飞行避免了山路颠簸,果实损伤率几乎降为零。”贵州黄果树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岐斐的话,一语中的。
贵州顺丰速运有限公司也加入了科技赋能行列。该公司投入两台载重50公斤、续航10公里的丰翼方舟150物流无人机,联合贵州航投立达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开辟了弄袍村至主干道、果园村至六马交易市场两条低空转运航线,每日可高效运送5000多件蜂糖李。
“鲜果旺季时,实行‘随到随飞’优先级调度,单日最高飞行次数70余次,构建起了一条蜂糖李的专属空中运输走廊。”顺丰公司蜂糖李项目负责人刘帮雷说。
目前,镇宁自治县农业领域共有贵州飞农智能农业有限公司等4家无人机服务主体,县内农业领域种植主体购置无人机58台,形成了规模化应用基础。
科技赋能推动镇宁蜂糖李产业迈向新高度。今年以来收获了较好的降本增效预期,在低空+植保、科学施肥、短距运输等场景应用作业覆盖超4.2万亩。
为缩短蜂糖李等具有明显季节性的水果从产地到餐桌、从枝头到舌尖的时间,“低空飞翔”提供了强大助力。“国内市场,48小时内消费者就能品尝到这份甜蜜;国外市场,从鲜果装筐到报关再到客户手中,全程不超过72小时。”岐斐说。
7月4日,一批来自镇宁的蜂糖李搭乘全货机从贵阳龙洞堡机场飞往新加坡,标志着贵州特色水果的“国际朋友圈”持续扩容。
“有鲜果过来,根据班次匹配最优航班,提升运输时效,最多一天保障蜂糖李运输超过50吨。”贵州航投立达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运营总监黄询介绍。
为确保鲜果的新鲜度和品质,贵州航投立达还对运输全流程实施精细化管控。入库前将冷库温度精准预冷至2摄氏度到8摄氏度并全程监测控温,装卸运输环节严格执行防撞防压操作规范,保障货物完好无损并全程协调安检、货站及配载等环节,确保货物高效完成入库、出库及装机流程。
“我们与黄果树果业合作,蜂糖李卖到海外也很受欢迎,今年累计出口233件,约1000斤。”黄询说。
助力蜂糖李出口,贵阳海关也充分发挥国际货运中心“绿色通道”功能,即时查验产品质量,让蜂糖李在口岸“零等待”,保障了鲜果安全准时运抵目的地。
截至目前,该县蜂糖李种植面积22.01万亩,达产面积17.65万亩。今年,镇宁蜂糖李远销全国28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,带动当地1.5万户农户、6.2万人增收。
肖华海表示,镇宁自治县将结合“南果北蔬中药茶”产业布局,打造“一核二带”低空经济农业场景应用示范区,进一步拓展低空经济在山地经济中的应用场景。
来源:贵州日报天眼新闻
股票小账户配资平台,四川炒股配资,易配宝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