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任这家公司,你得换个角度看,就特别有意思。
他不是一家单纯的游戏公司,他是一家顶级的情绪按摩与钱包管理大师。你以为他在做游戏?不,他在给你我这种老玩家搞赛博足疗,一边按着你的情怀穴位让你爽到飞起,一边云淡风轻地从你口袋里抽出几张票子,你还得笑着说一句:师傅,地道。
最近的《超级马里奥银河》重制版,就是这套手法的又一次教科书级演示。
这事儿魔幻在哪?魔幻在它把一对矛盾体缝合成了一个自洽的逻辑闭环。
一方面,《超级马里奥银河》这游戏,牛逼吗?太牛逼了。它不是一个游戏,它是一个艺术品,是3D平台跳跃游戏这个品类进化到头之后的那个奇点。是把宇宙、重力、想象力这些宏大叙事,浓缩到一个个巴掌大的星球上,让你在三分钟内体验一次颅内高潮的设计学奇迹。
这游戏的关卡设计,不是“设计”出来的,是“降维”下来的。别的游戏还在吭哧吭哧地堆料,搞什么开放世界,搞什么checklist任务,老任直接告诉你,游戏的本质是乐趣,而且是浓缩的、高纯度的乐趣。每一个小星球,一个新点子,玩完就扔,绝不复用。这种奢侈感,就像拿茅台漱口,你体验过一次就再也回不去了。
所以,当这玩意要上Switch的时候,玩家什么反应?狂喜。必须买。这是刻在DNA里的肌肉记忆。
但魔幻的就来了。另一方面,这次的移植,敷衍吗?也是真的敷衍。
讲白了,不就是那点事儿么。
你说他没干活吧,他给你提了提分辨率,加了点触摸屏操作,搞了个帮你降低难度的“辅助模式”。但你要说他干了多少活吧,那基本等于没干。这感觉就像什么呢?
就像你家楼下有个米其林三星的苍蝇馆子,大厨二十年前炒的一盘鱼香肉丝,被誉为天人之作。二十年后,老板把你请过去,说大师名菜复刻,请。你激动坏了,结果端上来的,是拿二十年前的菜谱,让中央厨房用预制菜包给你加热了一下,盘子都没换,然后收你原价,甚至还涨了点价。
你问老板,就这?老板点点头,一脸真诚:这可是对经典的致敬。
你气不气?但你吃不吃?你还是会吃。因为那鱼香肉丝的底子太好了,哪怕是预制菜,也比外面的妖艳贱货强。
这就是任天堂的阳谋。他吃准了,玩家对《马里奥银河》的爱,足以抵消掉对这次“预制菜式移植”的愤怒。
这套操作,背后其实是任天堂对玩家心理的精准拿捏,可以拆解为三步。
1. 第一步:价值锚定,用神作本身堵住你的嘴。
任天堂所有的复刻生意,都有一个大前提:复刻的对象,必须是那种在游戏史上已经封神,不存在任何争议的作品。
《马里奥银河》就是这种。你敢说它不好玩吗?你不敢。因为说它不好玩,暴露的不是游戏的问题,是你的品味问题。这就是顶级IP的强势之处,它本身就成了一种“政治正确”。
所以,当移植版出来后,所有讨论的起点,都自动变成了“游戏还是那个好游戏”。这就厉害了,相当于在辩论赛开始前,对方直接把对己方最有利的论点设置成了“公理”,你压根没法反驳。你所有的批评,都只能围绕着“移植”这个层面,而无法撼动游戏本身的价值。这叫什么?这叫先立于不败之地。
任何关于售价40刀、捆绑70刀的抱怨,都会被一句话怼回来:“可是,它毕竟是《马里奥银河》啊。”你看,逻辑闭环了。
2. 第二步:最小成本,最大化利润,主打一个“不惯着你”。
为什么任天堂的复刻总显得那么“抠”?
很多人觉得是技术力不行,或者态度傲慢。其实本质上,这是一种商业策略上的绝对理性。(当然,从商业角度看这叫精准拿捏用户心理,突出一个稳准狠)。
你想想,要把一个Wii时代的游戏,按照现在的标准进行彻底重制,需要多少成本?建模、贴图、光影、UI全部重做,可能还得加点新关卡新内容。这套下来,人力物力时间成本,跟做个新游戏差不了太多。
但收益呢?收益的增加却非常有限。对于核心粉丝来说,你重制成什么样他都会买。对于新玩家来说,画面再好,也很难跟现在市面上的3A大作正面硬刚。
所以任天堂的选择就很明确了:不动。
用最低的成本,完成最基本的移植,让游戏能跑起来,分辨率能看。这就够了。因为他卖的不是“全新的体验”,他卖的是“在方便的平台上玩到经典的资格”。这是一种资格证,一种情怀税。
然后价格,40刀。捆绑包70刀。给你的新东西呢?对不起,几乎没有。这就很灵性了。这价格,买的不是游戏代码,买的是你自己的回忆。你的回忆,当然值这个价。
这种“我懒得伺候你,但你还得求着我”的姿态,放眼整个游戏圈,也就独此一家。
3. 第三步:路径依赖,用连续的“骚操作”PUA玩家。
这种定价和移植策略,不是第一次了。
还记得之前的《超级马里奥3D全明星》吗?一个同样简陋的合集,最骚的是,它还搞“限时发售”。一个数字版游戏,告诉你过这村没这店了,硬生生把电子数据给你整出了“绝版”的稀缺感。
这操作离谱吗?离谱到家了。但结果呢?卖爆了。
这就是在培养用户的路径依赖。第一次,你觉得愤怒。第二次,你觉得无奈。第三次,你就习惯了。你甚至会开始自我安慰:“嗨,老任不一直都这样嘛,游戏好玩就行了。”
你看,玩家社群的底线,就是这样被一步步拉低的。从“我想要一个完美的重制版”,到“有个高清版就不错了”,再到“能让我在新主机上玩到就算胜利”。
任天堂通过一次又一次的“抠门”移植,成功地完成了对玩家的预期管理。他让你觉得,能给你一个预制菜,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。至于米其林大厨亲自下场给你重做一桌满汉全席?那是什么?梦里啥都有。
说到底,《超级马里奥银河》的这次回归,是一场典型的任天堂式胜利。
它用一个神作的底子,做了一笔最精明的生意。它精准地收割了老玩家的情怀,也给了新玩家一个补票上车的机会,顺便还为可能到来的马里奥大电影预热了一波。一鱼三吃,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。
而我们玩家呢?就像那个一边骂着老板黑心,一边含泪吃下预制菜的食客。嘴上全是主义,心里全是生意……不对,嘴上骂骂咧咧,身体却很诚实。
因为我们心里都清楚,《超级马里奥银河》依然是神作。我是说,这游戏就算放到今天,它依然是T0级别的神作。这种横空出世的想象力,这种纯粹到极致的快乐,在今天这个罐头开放世界和氪金手游横行的时代,本身就是一种奢侈品。
所以我们最终还是会掏钱。
我们买的,或许不是那个冷冰冰的移植版,而是买一个机会,一个能再次回到那个无忧无虑的下午,操控着马里奥在星河间纵情跳跃的……旧梦。
任天堂卖的不是游戏,是我们回不去的青春。这生意,你说他怎么输?
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,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,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
股票小账户配资平台,四川炒股配资,易配宝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